嗨,最近過得好嗎?
過去兩週的工作和下班生活都比較忙,不過這些外部事件反而讓我有了新的思考。 想要在這裡分享在日記裡寫下的感觸。
近期開始每個週末去上畫畫課,成為我的精神時光屋。最近一堂的色鉛筆和老師學到了一招,就是畫到差不多的時候把畫反過來(如下圖),或許會發現還能再畫得更好的地方。我想生活中的觀察力也是如此吧,換個角度會有新的想法。
當我發現自己已經一段時間/通常一個禮拜沒有完成、或是投入時間在寫作上就會覺得特別不踏實。因為會感覺到自己對生作沒有足夠的自主權、容易陷入被動式按表操課的感覺,對我來說也是最可怕的。寫作,甚至是說創作-寫文章、做貼文、畫畫對我而言還是生活中的快樂泉源。
而能區分並認知到生活中感知幸福的面向是重要且珍貴的,整個人的心能穩定下來,不容易隨外界的訊息和比較起舞。因為喜歡的事物能拉住我們成為重心,讓我們能聚焦在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
例如我感受到現在去滑 IG 限時動態的心情已經和以前有所不同,關心朋友的生活本身是好的,只是以前會看到「別人好、我好像沒那麼好」,不過現在不會再貶低自己了,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讓自己更開心的事情上!
看著列出來的靈感清單,不論是想臨摹的畫、想寫的文章、想上的課,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再拖延,那就更不可能會有人來幫我完成這些事情。這些作品的累積,還是必須由我自己去完成。一有這樣的想法,馬上把拖了一個月的 2023 年度回顧文章打完發佈出去!
完整文章:2023 年度回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好像生活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就像最近在上雷蒙的第三屆復盤訓練營,直播課中不斷強調的,人生的掌控權操之在我,我還是喜歡把主動權拿在手上。
看到最近在 PPA 上推商業分析課的 Lillian 的下班 vlog,她提到一個感悟,就是她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很認真準備研究所考試,但後來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要一個 MBA 學位,她只是想要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已。當時太容易被說服「我應該去讀個研究所學位」,是不是因為對自己不夠有自信、對自己的想法不夠堅定,所以很容易被別人的影響?
我對這段超級有共鳴,因為以前的我也是這樣!現在我也有感覺到對自己比較有自信了,在相信自己的想法、並有喜歡且能投入的事情(創作)後,就比較不容易因為其他人而起舞或是產生無謂的比較了。
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希望新的一週也美好充實!
Best,
Ruby
這是我的週記,分享我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記錄與體驗✨
嗨,最近過得好嗎? 又一陣子沒有更新電子報,現在的生活圍繞著忙碌的工作、藝文表演的欣賞還有週末畫畫課的練習。有點像是繞了一圈去別的領域(攝影、畫畫)嘗試看看,最近想好好寫字、記錄生活片段的創作慾又回來了:) 圖:過去一個月畫的水彩風景,是釜山的海雲台膠囊小火車(臨摹) 1工作|調適工作壓力,不內耗自己 最近覺得工作壓力有點大,而且是要臨近那種在上一份工作即將要職業倦怠。本來在換工作的時候就沒有期待會一直很順利開心,這次給自己的指標是,我要能照顧好在工作的情緒,在狀況變得更差之前就先警覺到,能把自己拉回來。而我覺得這次好像有做到。主要是有了下面兩個契機: 第一是讀了《與書法相伴的生活》這本書(目前好像沒有出繁體版,實體書在京東買的)。雖然是在講成人學習書法的種種,還是從中得到很多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新視角,兩者是能夠互相影響啟發的。特別是下面幾段話,很能共鳴: 「不設想一種沒有困難的狀態。只要我們在不斷地做事,或者說但凡活著,它就會一直在。所以先接受這件事,至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不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大驚失色,或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上了。」...
嗨,最近過得好嗎? 本來這篇是上個週末就要發出的, 不過 10月基本上陷入了工作地獄,週末也會撥來加班一下,剩下的時間就盡力休息。 1Podcast・第一次訪談經驗 第一次上別人的 Podcast 訪談,沒想到就是一直都有在追蹤的職涯品牌 BetweenGos!因為之前買過他們的《優勢思維》第 1 版線上課,也在部落格上寫了課程心得而被看到。這集主要是在談我 2 年決定給自己一段職涯的 gap year,最後轉職到現在職位的心路歷程,並搭配當時如何把上課的內容應用在這段求職的過程。 連結:【誰的職涯不迷網 #14】我能 gap year 嗎?休息後會不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我覺得是否要 gap year 每個人的考量都會有所不同,我也不是鼓勵要馬上離職,而是可以去思考看看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擁有什麼、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我們想和工作維持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自己去定義的,也是我現在依然在思考、持續調整的方向。 這段 Podcast...
嗨,最近兩週過得好嗎? 這個週末提早開始了秋蟹宴,果然有朋友一起弄髒雙手吃蟹肉還是比較有幹勁的哈哈。剛好也為一個滿三十而立的朋友慶生,聽他分享的 30 歲感言—— 對現在生活型態的感恩,能體驗年紀和經驗增長的感覺,開始累積經濟能力但還沒有開始家庭責任的自由,感受到對未來的正向態度。 圖:香甜肥美的大閘蟹 1文章・入門劇場攝影的心得 從 9 月開始帶著相機進劇場,拍我看到的音樂會還有舞蹈表演的謝幕。隨著看的演出越多,那種想要記錄當下畫面的心情也更加強烈,也終於決定踏入攝影這個大(錢)坑。目前的感受是非常滿足,不僅是被動體驗,也能在演出結束後主動輸出文字和照片的觀後感,形成正向循環。 一開始就對攝影的需求場景非常明確-攝影謝幕為主,生活街拍/旅行為輔,但關於挑哪一個機身和鏡頭依然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在也累積了一些拍照成果後,決定把自己這段學習經驗也總結成一篇文章。或是說,這是我希望當出在做功課時能看到的參考資料。 久違地寫了部落格長文,再度體驗到心流的幸福感。 全文連結:劇場攝影・為了 10 分鐘的謝幕買一台相機,值得嗎? 2新加坡旅行・期待探索但不羨慕遠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