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週記#128-初次 Podcast 訪談/梁祝芭蕾舞/世界大賽


嗨,最近過得好嗎?

本來這篇是上個週末就要發出的, 不過 10月基本上陷入了工作地獄,週末也會撥來加班一下,剩下的時間就盡力休息。


1Podcast・第一次訪談經驗

第一次上別人的 Podcast 訪談,沒想到就是一直都有在追蹤的職涯品牌 BetweenGos!因為之前買過他們的《優勢思維》第 1 版線上課,也在部落格上寫了課程心得而被看到。這集主要是在談我 2 年決定給自己一段職涯的 gap year,最後轉職到現在職位的心路歷程,並搭配當時如何把上課的內容應用在這段求職的過程。

連結:【誰的職涯不迷網 #14】我能 gap year 嗎?休息後會不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我覺得是否要 gap year 每個人的考量都會有所不同,我也不是鼓勵要馬上離職,而是可以去思考看看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擁有什麼、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我們想和工作維持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自己去定義的,也是我現在依然在思考、持續調整的方向。

這段 Podcast 訪談經驗還帶給我另一個重要的啟發,就是持續公開寫作的重要性。如果說目前人生中能有的自媒體經歷,或是在工作之外認識的一些很酷的人,都是因為我寫的部落格文章開始的-不論是被看到,或是我自己公開分享。或許沒有馬上見效,需要長期、以年為單位的累積,不過目前為止的旅程都非常有意思,推薦你也試試看這種寫作的魔法,也許能體驗到生活裡不同的的有趣面向。

2港芭《梁祝》・中國古典故事的全新演繹

10 月份看了香港芭蕾舞團的新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用現代的手法改編中國經典的愛情故事。整體是一部非常用心的製作,而且完全是一個「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最佳示範-只跳古典芭蕾劇目,其實比不過歐美的老牌舞團;但是用現代芭蕾講一個對中華文化背景熟悉的觀眾都能共鳴的故事,那就很有迴響了。

東方文化的美學一直都是含蓄且留白的,這也體現在《梁祝》舞劇的舞台效果:簡潔但有禪意的佈景、有氛圍故事感的燈光、舞者的服裝都是在為表演服務,看了很賞心悅目。先前看過編舞家夫妻的採訪有提到,梁祝對彼此感情的堅守,到甚至願意為對方殉情很打動,換作他們也不一定能辦到。套用在現在的時空裡,也許可以啟發觀眾去珍惜眼前的人事物,並感受那份在有限生命裡追求永恆情感的浪漫。

(更多心得寫在了小紅書的筆記裡。)

3棒球・張力高,老牌對決的世界大賽

大聯盟 7 戰 4 勝的世界大賽,從第一場就拉滿張力很刺激因為這是兩支老牌球隊-道奇和洋基相隔 40 年再度在世界大賽碰頭。而現在兩隊分別有棒球界的看板球星,大谷翔平和法官(Aaron Judge)坐鎮,即使是一日球迷或純跟風也很值得。

我覺得讓整個看球體驗更精彩的是和兩隊的球迷一起看哈哈哈。常常和比賽一樣精彩的是場外觀眾的反應,看他們的心情隨著比賽的進度、球隊的表現起伏走心。通常是大起大落,並參雜著尖叫、怒吼、鼓掌、嘔氣 XDD

我很喜歡道奇隊總教練 Dave 在賽後採訪說的話,評論野手弗里曼(Freddie Freeman)在Game 1 延長賽打出的再見滿貫全壘打:「比賽會帶給你榮耀(The game honors you) ,只要你用適當的方式打球,當一個好隊友,用正確的方法比賽,很好的事情就會發生。」(我這段是看小哥的棒球夾克影片,翻譯很精準到位。)

我覺得棒球場上的很多觀念和哲學,也一樣能套用在生活上,所以教練講得這段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做好我們能所能做的一切,成果自然不會太差。


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希望新的一週美好充實!

Best,
Ruby

Ruby Chen

這是我的週記,分享我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記錄與體驗✨

Read more from Ruby Chen
black pen on white graphing paper

嗨,最近過得好嗎? 又一陣子沒有更新電子報,現在的生活圍繞著忙碌的工作、藝文表演的欣賞還有週末畫畫課的練習。有點像是繞了一圈去別的領域(攝影、畫畫)嘗試看看,最近想好好寫字、記錄生活片段的創作慾又回來了:) 圖:過去一個月畫的水彩風景,是釜山的海雲台膠囊小火車(臨摹) 1工作|調適工作壓力,不內耗自己 最近覺得工作壓力有點大,而且是要臨近那種在上一份工作即將要職業倦怠。本來在換工作的時候就沒有期待會一直很順利開心,這次給自己的指標是,我要能照顧好在工作的情緒,在狀況變得更差之前就先警覺到,能把自己拉回來。而我覺得這次好像有做到。主要是有了下面兩個契機: 第一是讀了《與書法相伴的生活》這本書(目前好像沒有出繁體版,實體書在京東買的)。雖然是在講成人學習書法的種種,還是從中得到很多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新視角,兩者是能夠互相影響啟發的。特別是下面幾段話,很能共鳴: 「不設想一種沒有困難的狀態。只要我們在不斷地做事,或者說但凡活著,它就會一直在。所以先接受這件事,至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不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大驚失色,或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上了。」...

A couple of cameras sitting on top of a wooden table

嗨,最近兩週過得好嗎? 這個週末提早開始了秋蟹宴,果然有朋友一起弄髒雙手吃蟹肉還是比較有幹勁的哈哈。剛好也為一個滿三十而立的朋友慶生,聽他分享的 30 歲感言—— 對現在生活型態的感恩,能體驗年紀和經驗增長的感覺,開始累積經濟能力但還沒有開始家庭責任的自由,感受到對未來的正向態度。 圖:香甜肥美的大閘蟹 1文章・入門劇場攝影的心得 從 9 月開始帶著相機進劇場,拍我看到的音樂會還有舞蹈表演的謝幕。隨著看的演出越多,那種想要記錄當下畫面的心情也更加強烈,也終於決定踏入攝影這個大(錢)坑。目前的感受是非常滿足,不僅是被動體驗,也能在演出結束後主動輸出文字和照片的觀後感,形成正向循環。 一開始就對攝影的需求場景非常明確-攝影謝幕為主,生活街拍/旅行為輔,但關於挑哪一個機身和鏡頭依然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在也累積了一些拍照成果後,決定把自己這段學習經驗也總結成一篇文章。或是說,這是我希望當出在做功課時能看到的參考資料。 久違地寫了部落格長文,再度體驗到心流的幸福感。 全文連結:劇場攝影・為了 10 分鐘的謝幕買一台相機,值得嗎? 2新加坡旅行・期待探索但不羨慕遠方 9...

A cup of coffee sitting on top of a wooden table

嗨,最近過得好嗎? 都不敢點開電子報回看上一次發週記是什麼時候了,結果是 4 個月前⋯⋯主要還是沒能過自己對於發文品質的一關,不想只是流於整理資料和流水帳的記錄,甚至覺得在過完一個星期後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寫的嗎? 剛開始寫電子報是在疫情的時候希望給自己一個保持生活動力的重心,而現在的生活型態也已經和 3、4 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和迭代-又能旅行和常回臺灣了、喜歡的表演也繼續演了、甚至撿回原本的興趣(畫畫)了。在這麼多活動下,我還需要寫電子報嗎?是我一直還沒找到答案的問題;或者該說,還沒肯定新的答案。 直到最近我想通了,因為看著那些自己關注了 3 年以上的創作者都還持續在更新自己的作品,不論是 Youtube/Podcast/電子報/長文,我發現這就是我想透過電子報創造的感覺-一種扎實的陪伴感。看到他們在既有的忙碌生活裡依然繼續創作,總是給我很大的激勵,即使偶爾會停更一下也知道他們會再回來。而每週末寫電子報對我來說就是最有儀式感的陪伴了。 我總是能夠、也需要從寫過的文字去梳理自己的想法。寫作一直都是我覺得最接近時光機的魔法,為了能體驗這樣的魔法,就先繼續寫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