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新年快樂!
願你的 2024 也會充滿健康和幸福~
2023 的年度回顧還在書寫中,上週在跨年前有先簡單列了一下反思,覺得心裡是充滿感恩的。所以在邁入新的一年還是有很多的期待!
我曾經看到網路創作者 David Perrel 的電子報中說過,生活中有一項不緊急但重要的技能,是能夠帶朋友逛你的家鄉 2 個小時。我覺得這個概念是,我們有沒有對我們成長的地方有足夠的了解,知道哪裡好吃好玩好逛。
剛好在聖誕週末前就有外地朋友來訪,我們就一起走了一趟簡單但充實的臺南一日遊:奇美博物館-阿霞飯店晚餐-酒吧 MoonRock 喝一杯。成果很好,一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除了臺南市中西區的公眾交通令人痛苦外,其他的部分都很成功哈哈。
如果是已經充分攻克臺南市中西區的主要景點和安平觀光區的,很適合帶上面的路線。特別是想要放慢腳步逛,奇美博物館是很適合的地方!
回香港前的午餐和媽媽在臺南三井 outlet 的阿霞飯店吃飯,在吃飯聊天的過程,媽媽突然說到:「其實我只要看到你們分享自己在外面的生活,能點好吃的吃飽,我就覺得很開心了。」
聽到的時候真的是邊吃鱔魚意麵邊掉眼淚(媽:「哇你真的和小時候一樣愛哭耶~」)。如果是一般節儉的長輩,第一反應都會是哇吃好貴喔,但是媽媽點出了她覺得更珍貴、美好的一面-小孩能獨立生活,而且把生活過得很好,也是非常值得開心的能力和事情呀。
打這段的時候眼睛還是忍不住紅起來,我覺得也有再次呼應到上禮拜週記的標題,去珍惜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人,能有愛我們的家人就是其中一個。
另外一個收穫是,能漸漸在和家人聊天的過程中,溫和溝通自己的想法,並也從對話中梳理自己的價值觀。例如被問到會不會想要和一些高中同學一樣,去歐美讀研究所然後留在那邊工作生活。以前的我聽到會覺得無法拿定主意,不過現在我可以比較堅定地說,我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型態,而且如果去更遠的地方工作,我最多就是一年回一次台灣,一次兩個禮拜,你可能也不能這麼頻繁的看到我了。(媽:喔對~也是啦。)
新年第一個禮拜最期待的活動,是看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來香港巡演舞劇《只此青綠》。舞劇聚焦在中國 10 大名畫《千里江山圖》的北宋畫家王希孟,透過故宮文物工作者-展卷人的視角揭開王希孟創作這幅名畫的過程,以及背後累積的工匠技藝。
原圖是一幅長達 11 公尺的山水畫,青綠來自於山峰的顏料點綴。王希孟在 18 歲時完成了這幅壯闊名畫,並就此離開了世界。
這是近期看過最美的舞劇了,如果是本身也有在創作的人也能在希孟的故事裡找到共鳴。讓我最有感覺的是,我們都是生命有限的凡人,但能透過創作留下永恆的作品,並經歷時間的更迭去感動世界。希孟畫完青綠後哭了,我也哭了。可以看這個選段《入畫》-希孟在完成《千里江山圖》,抹去了他的名字,走進了畫裡,他的精神和靈魂得以透過青綠保存了千載來到我們面前,現場看真的特別震撼。
我想這也是我很喜歡看表演的原因,藝術的靈感都是來自生活,而生活又能因為藝術而更加豐富。
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願新的一週也美好充實!
Best,
Ruby
這是我的週記,分享我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記錄與體驗✨
嗨,最近過得好嗎? 又一陣子沒有更新電子報,現在的生活圍繞著忙碌的工作、藝文表演的欣賞還有週末畫畫課的練習。有點像是繞了一圈去別的領域(攝影、畫畫)嘗試看看,最近想好好寫字、記錄生活片段的創作慾又回來了:) 圖:過去一個月畫的水彩風景,是釜山的海雲台膠囊小火車(臨摹) 1工作|調適工作壓力,不內耗自己 最近覺得工作壓力有點大,而且是要臨近那種在上一份工作即將要職業倦怠。本來在換工作的時候就沒有期待會一直很順利開心,這次給自己的指標是,我要能照顧好在工作的情緒,在狀況變得更差之前就先警覺到,能把自己拉回來。而我覺得這次好像有做到。主要是有了下面兩個契機: 第一是讀了《與書法相伴的生活》這本書(目前好像沒有出繁體版,實體書在京東買的)。雖然是在講成人學習書法的種種,還是從中得到很多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新視角,兩者是能夠互相影響啟發的。特別是下面幾段話,很能共鳴: 「不設想一種沒有困難的狀態。只要我們在不斷地做事,或者說但凡活著,它就會一直在。所以先接受這件事,至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不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大驚失色,或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上了。」...
嗨,最近過得好嗎? 本來這篇是上個週末就要發出的, 不過 10月基本上陷入了工作地獄,週末也會撥來加班一下,剩下的時間就盡力休息。 1Podcast・第一次訪談經驗 第一次上別人的 Podcast 訪談,沒想到就是一直都有在追蹤的職涯品牌 BetweenGos!因為之前買過他們的《優勢思維》第 1 版線上課,也在部落格上寫了課程心得而被看到。這集主要是在談我 2 年決定給自己一段職涯的 gap year,最後轉職到現在職位的心路歷程,並搭配當時如何把上課的內容應用在這段求職的過程。 連結:【誰的職涯不迷網 #14】我能 gap year 嗎?休息後會不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我覺得是否要 gap year 每個人的考量都會有所不同,我也不是鼓勵要馬上離職,而是可以去思考看看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擁有什麼、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我們想和工作維持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自己去定義的,也是我現在依然在思考、持續調整的方向。 這段 Podcast...
嗨,最近兩週過得好嗎? 這個週末提早開始了秋蟹宴,果然有朋友一起弄髒雙手吃蟹肉還是比較有幹勁的哈哈。剛好也為一個滿三十而立的朋友慶生,聽他分享的 30 歲感言—— 對現在生活型態的感恩,能體驗年紀和經驗增長的感覺,開始累積經濟能力但還沒有開始家庭責任的自由,感受到對未來的正向態度。 圖:香甜肥美的大閘蟹 1文章・入門劇場攝影的心得 從 9 月開始帶著相機進劇場,拍我看到的音樂會還有舞蹈表演的謝幕。隨著看的演出越多,那種想要記錄當下畫面的心情也更加強烈,也終於決定踏入攝影這個大(錢)坑。目前的感受是非常滿足,不僅是被動體驗,也能在演出結束後主動輸出文字和照片的觀後感,形成正向循環。 一開始就對攝影的需求場景非常明確-攝影謝幕為主,生活街拍/旅行為輔,但關於挑哪一個機身和鏡頭依然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在也累積了一些拍照成果後,決定把自己這段學習經驗也總結成一篇文章。或是說,這是我希望當出在做功課時能看到的參考資料。 久違地寫了部落格長文,再度體驗到心流的幸福感。 全文連結:劇場攝影・為了 10 分鐘的謝幕買一台相機,值得嗎? 2新加坡旅行・期待探索但不羨慕遠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