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週記#120 — 家鄉小旅行/過好生活的能力/《只此青綠》


嗨,新年快樂!

願你的 2024 也會充滿健康和幸福~

2023 的年度回顧還在書寫中,上週在跨年前有先簡單列了一下反思,覺得心裡是充滿感恩的。所以在邁入新的一年還是有很多的期待!


1生活|一趟能分享你成長足跡的當地小旅行

我曾經看到網路創作者 David Perrel 的電子報中說過,生活中有一項不緊急但重要的技能,是能夠帶朋友逛你的家鄉 2 個小時。我覺得這個概念是,我們有沒有對我們成長的地方有足夠的了解,知道哪裡好吃好玩好逛。

剛好在聖誕週末前就有外地朋友來訪,我們就一起走了一趟簡單但充實的臺南一日遊:奇美博物館-阿霞飯店晚餐-酒吧 MoonRock 喝一杯。成果很好,一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除了臺南市中西區的公眾交通令人痛苦外,其他的部分都很成功哈哈。

如果是已經充分攻克臺南市中西區的主要景點和安平觀光區的,很適合帶上面的路線。特別是想要放慢腳步逛,奇美博物館是很適合的地方!

2家庭|和家人聊天的感觸與收穫

回香港前的午餐和媽媽在臺南三井 outlet 的阿霞飯店吃飯,在吃飯聊天的過程,媽媽突然說到:「其實我只要看到你們分享自己在外面的生活,能點好吃的吃飽,我就覺得很開心了。」

聽到的時候真的是邊吃鱔魚意麵邊掉眼淚(媽:「哇你真的和小時候一樣愛哭耶~」)。如果是一般節儉的長輩,第一反應都會是哇吃好貴喔,但是媽媽點出了她覺得更珍貴、美好的一面-小孩能獨立生活,而且把生活過得很好,也是非常值得開心的能力和事情呀

打這段的時候眼睛還是忍不住紅起來,我覺得也有再次呼應到上禮拜週記的標題,去珍惜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人,能有愛我們的家人就是其中一個。

另外一個收穫是,能漸漸在和家人聊天的過程中,溫和溝通自己的想法,並也從對話中梳理自己的價值觀。例如被問到會不會想要和一些高中同學一樣,去歐美讀研究所然後留在那邊工作生活。以前的我聽到會覺得無法拿定主意,不過現在我可以比較堅定地說,我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型態,而且如果去更遠的地方工作,我最多就是一年回一次台灣,一次兩個禮拜,你可能也不能這麼頻繁的看到我了。(媽:喔對~也是啦。)

3舞劇|《只此青綠》看少年畫家心中的壯闊山水

新年第一個禮拜最期待的活動,是看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來香港巡演舞劇《只此青綠》。舞劇聚焦在中國 10 大名畫《千里江山圖》的北宋畫家王希孟,透過故宮文物工作者-展卷人的視角揭開王希孟創作這幅名畫的過程,以及背後累積的工匠技藝。

原圖是一幅長達 11 公尺的山水畫,青綠來自於山峰的顏料點綴。王希孟在 18 歲時完成了這幅壯闊名畫,並就此離開了世界。

這是近期看過最美的舞劇了,如果是本身也有在創作的人也能在希孟的故事裡找到共鳴。讓我最有感覺的是,我們都是生命有限的凡人,但能透過創作留下永恆的作品,並經歷時間的更迭去感動世界。希孟畫完青綠後哭了,我也哭了。可以看這個選段《入畫》-希孟在完成《千里江山圖》,抹去了他的名字,走進了畫裡,他的精神和靈魂得以透過青綠保存了千載來到我們面前,現場看真的特別震撼。

我想這也是我很喜歡看表演的原因,藝術的靈感都是來自生活,而生活又能因為藝術而更加豐富。


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願新的一週也美好充實!

Best,
Ruby

Ruby Chen

這是我的週記,分享我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記錄與體驗✨

Read more from Ruby Chen
A view of a baseball stadium from the outfield

嗨,最近過得好嗎? 本來這篇是上個週末就要發出的, 不過 10月基本上陷入了工作地獄,週末也會撥來加班一下,剩下的時間就盡力休息。 1Podcast・第一次訪談經驗 第一次上別人的 Podcast 訪談,沒想到就是一直都有在追蹤的職涯品牌 BetweenGos!因為之前買過他們的《優勢思維》第 1 版線上課,也在部落格上寫了課程心得而被看到。這集主要是在談我 2 年決定給自己一段職涯的 gap year,最後轉職到現在職位的心路歷程,並搭配當時如何把上課的內容應用在這段求職的過程。 連結:【誰的職涯不迷網 #14】我能 gap year 嗎?休息後會不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我覺得是否要 gap year 每個人的考量都會有所不同,我也不是鼓勵要馬上離職,而是可以去思考看看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擁有什麼、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我們想和工作維持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自己去定義的,也是我現在依然在思考、持續調整的方向。 這段 Podcast...

A couple of cameras sitting on top of a wooden table

嗨,最近兩週過得好嗎? 這個週末提早開始了秋蟹宴,果然有朋友一起弄髒雙手吃蟹肉還是比較有幹勁的哈哈。剛好也為一個滿三十而立的朋友慶生,聽他分享的 30 歲感言—— 對現在生活型態的感恩,能體驗年紀和經驗增長的感覺,開始累積經濟能力但還沒有開始家庭責任的自由,感受到對未來的正向態度。 圖:香甜肥美的大閘蟹 1文章・入門劇場攝影的心得 從 9 月開始帶著相機進劇場,拍我看到的音樂會還有舞蹈表演的謝幕。隨著看的演出越多,那種想要記錄當下畫面的心情也更加強烈,也終於決定踏入攝影這個大(錢)坑。目前的感受是非常滿足,不僅是被動體驗,也能在演出結束後主動輸出文字和照片的觀後感,形成正向循環。 一開始就對攝影的需求場景非常明確-攝影謝幕為主,生活街拍/旅行為輔,但關於挑哪一個機身和鏡頭依然花了不少時間做功課。在也累積了一些拍照成果後,決定把自己這段學習經驗也總結成一篇文章。或是說,這是我希望當出在做功課時能看到的參考資料。 久違地寫了部落格長文,再度體驗到心流的幸福感。 全文連結:劇場攝影・為了 10 分鐘的謝幕買一台相機,值得嗎? 2新加坡旅行・期待探索但不羨慕遠方 9...

A cup of coffee sitting on top of a wooden table

嗨,最近過得好嗎? 都不敢點開電子報回看上一次發週記是什麼時候了,結果是 4 個月前⋯⋯主要還是沒能過自己對於發文品質的一關,不想只是流於整理資料和流水帳的記錄,甚至覺得在過完一個星期後會覺得,這有什麼好寫的嗎? 剛開始寫電子報是在疫情的時候希望給自己一個保持生活動力的重心,而現在的生活型態也已經和 3、4 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和迭代-又能旅行和常回臺灣了、喜歡的表演也繼續演了、甚至撿回原本的興趣(畫畫)了。在這麼多活動下,我還需要寫電子報嗎?是我一直還沒找到答案的問題;或者該說,還沒肯定新的答案。 直到最近我想通了,因為看著那些自己關注了 3 年以上的創作者都還持續在更新自己的作品,不論是 Youtube/Podcast/電子報/長文,我發現這就是我想透過電子報創造的感覺-一種扎實的陪伴感。看到他們在既有的忙碌生活裡依然繼續創作,總是給我很大的激勵,即使偶爾會停更一下也知道他們會再回來。而每週末寫電子報對我來說就是最有儀式感的陪伴了。 我總是能夠、也需要從寫過的文字去梳理自己的想法。寫作一直都是我覺得最接近時光機的魔法,為了能體驗這樣的魔法,就先繼續寫下去吧!...